91茄子

2025年度镁科学技术奖颁奖典礼闭幕,轻合金研究所荣获四大奖项

2025-11-16 44

11月16日,2025年度镁科学技术奖颁奖典礼暨国际镁材料高峰论坛在马鞍山举行。

此次论坛由国际镁学会、镁合金学报、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镁分会共同主办,旨在奖励近一年对镁科学和技术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或团体,加强镁领域学者之间、产业之间、学界与产业之间的学术交流、技术创新与产学研协同合作,促进镁及镁合金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的传播与推广应用,吸引更多的专家学者、企业家参与镁及镁合金的学科建设、技术开发和工程化应用,助力镁领域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。

在国际镁材料高峰论坛上,轻合金研究所所长彭立明教授应邀做了题为“91茄子 镁合金产学研合作情况”的报告,详细介绍了91茄子 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数十年来秉承的“寓精于料、料要成材、材要成器、器要好用”研发精神,并采用多种合作模式将这种精神落实到产学研用合作当中去,最后介绍了上海交大在镁基结构材料、能源材料、生物材料、镁氢农业等方面成功合作的典型案例,受到参会专家和听众的高度评价。

在同期举办的“2025年度国际镁科学技术奖颁奖典礼”上,轻合金研究所荣获四项大奖。

曾小勤教授团队牵头申报的“Second-generation stainless magnesium laptop casings by Thixomolding”荣获年度创新产品奖(Innovative Product of the Year)。曾小勤教授团队与联想集团开展产学研合作,成功推动了不锈镁合金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应用。继第一代变形镁合金成功应用于型号Thinkbook X IMH,摘得国际镁协(IMA)2024年度最佳变形产品奖,本年度推出的YogaBook 9i,采用了半固态注射成型工艺,制造成本降低50%以上,是团队在新材料制造领域的又一大突破。

董杰教授团队王锋华副研究员、曾健助理研究员牵头申报的“Closed-die integrated extrusion and forging (CLIEF) technique”荣获年度创新工艺奖(Innovative Process of the Year)。团队历经多年,开发出挤锻复合成形技术,解决了第一代和第二代高强镁合金复杂构件组织均匀性差的难题,制备出了力学性能稳定的大规格镁合金构件,目前已应用于多个国家重点型号以及重型卡车上。

曾小勤教授团队沈朝副教授指导的论文“The effect of LPSO phase on the high-temperature oxidation of a stainless Mg-Y-Al alloy”荣获年度优秀学术论文奖(Excellent Paper of the Year)。研究揭示了Mg-11Y-1Al合金在500C下具备优异抗氧化性能的关键原因:网络状LPSO相在高温下会转变为针状结构,并在氧化前沿优先形成致密氧化物网络,从而加速构建连续、稳定的Y₂O₃保护膜。这一由微结构演化驱动的强化型氧化膜大幅降低了氧化速率,使合金在长时间暴露后仍保持良好完整性。研究最终形成了“结构转变促进膜层快速致密化”的新机制,为稀土镁合金的高温防护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。

曾小勤教授指导的博士生于铭迪的学位论文“Investigation on the effects of solute elements on the micro-deformation mechanism and their interactions of Mg alloys”获得年度优秀学位论文(Excellent Thesis of the Year)。该博士学位论文结合微纳力学测试与第一性原理计算,系统研究了溶质元素对镁合金中位错滑移及孪晶行为的影响,提出了镁合金多系滑移的调控机制,揭示了镁合金中位错相互作用对塑性变形及应变硬化的影响规律,相关研究成果在Acta Materialia,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sticity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,为高塑性镁合金的设计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。

这些奖项不仅是对轻合金工程中心团队多年研究成果的高度认可,也展示了中心在推动材料前沿科学、材料产业化、促进产学研深度合作方面的突出贡献。

供稿:轻合金研究所

返回列表